利用光力系统实现非互易频率转换******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董春华教授研究组通过光辐射压力实现两光学模式和两机械模式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实现了任意两模式间全光控的非互易频率转换。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光学和声学非互易器件在构建基于光子和声子的信息处理和传感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元器件。虽然磁诱导非互易已广泛应用于分立光学非互易器件,但在器件集成化方面仍面临挑战。同时,磁诱导声学非互易由于效应较弱,也难以实现集成的声学非互易器件。腔光力学系统是实现无磁非互易的有效系统之一,在之前的工作中研究组已经演示了基于腔光力相互作用的无磁光学环形器。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组研究了单个微腔中光子和声子的非互易转换。利用两个光学模式和两个机械模式通过光力相互作用构成闭环四模元格,这四个模式具有完全不同的频率,分别为388THz、309THz、117MHz和79MHz。研究组演示了四个模式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非互易转换,包括声子—声子(MHz—MHz)、光子—光子(THz—THz)和光子—声子(THz—MHz)的非互易转换。该非互易转换的原理正是利用光力微腔中的多个模式构建人工规范场,通过控制光的相位实现规范场中几何相位,从而可以实现全光控制的灵活的非互易转换。接下来,在该元格中引入第三个机械模式,实现了声子环形器,该环形器的方向受两个独立的控制光相位决定。
据悉,这一研究结果可以推广到微腔内其他的光学模式和机械模式,构建更多节点的混合网络,实现信息在混合网络中的单向传输,这在通讯和信息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特别是在光学波分复用网络和用于连接不同频率下工作的分立量子系统。(记者吴长锋)
四川:2022年“银税互动”为8.2万户企业授信1112亿元******
中新网成都2月1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2月1日从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获悉,2022年四川“银税互动”为该省8.2万户企业授信1112亿元,其中7.1万户企业获得贷款超900亿元。
“银税互动”是由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开展的、用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专项行动,旨在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通俗讲,就是以信用换贷,出现资金困难的企业,只要纳税信用等级为A、B、M级,就可快速申请贷款。”四川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张剑称。
据了解,为帮助四川中小企业稳住资金链、护航市场主体稳健发展,税务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在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主题服务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中开展“银税互动”宣传,提供组合式服务举措。2022年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绵阳辉达粮油公司生产经营压力倍增,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金一度见底。“税务部门及时推荐了‘银税互动’金融产品,并帮助协调对接,顺利获得了500万元贷款。”绵阳辉达粮油公司法人罗麟高称。
据统计,2022年四川“银税互动”合作银行增至31户,推出线上“银税互动”产品40余个。众多产品中,由税务、金融、电力三部门联合推出的“税电指数贷”助不少中小微企业走出了困境。2022年9月在眉山市试点上线以来,已为65家企业集中授信超3.4亿元。
张剑表示,2023年四川税务部门将创新深化“银税互动”,持续加强与银保监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沟通合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助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